破镜逆雨>科幻灵异>[红楼+白蛇]许仙 > 第 3 章 第3章
    自从定下了入仕的目标后,许仙自守孝期间就开始闭关苦读。晋朝学子最先读的启蒙书籍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主要用来提高识字效率,积累常识;接下来第二阶段就要读四书五经,四书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科举选官必考书籍。

    经过百年的历史变迁,晋朝不仅学习知识的途径不再被世家紧紧握在手中,平民百姓家中有富余的也可将家中男孩送入学堂。而且书籍种类更加多样化,字体与大周朝相比也有了许多变化。于是,许仙的首要任务便是识字!

    自那日醒来后,许仙开始积极配合大夫治疗,按时服药,积极吃饭,待身体恢复后便跟着许姣容一起去父母坟前祭拜,哭了一场,回家之后便开始了求学之路。由于守孝期间不便出门,正好方便了许仙重新拿起书本。原身本就是七岁小孩儿,上学堂的时间还不足一年,很快,许仙便赶上了原本的进度,并在此之上更精进几分。

    百日热孝期一过,许仙便继续跟着学堂的夫子读书。夫子惊讶的发现,原先课业平平的学生突然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进步飞速。

    暮去朝来,光阴荏苒,转眼间已是建康二十二年农历二月,十六岁的许仙即将迎来今生的第一场考试。

    科举制度与大周朝的举荐考核制度不同,晋朝采取的是科举选官制。科举选官需经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府试成为童生,院试过后便是秀才,乡试后即为举人,殿试之后终为进士。许仙如今经历的正是县试。

    县试考五场,分别为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及策论,一天一场。本来许姣容和李公甫打算候在考场附近,许仙拒绝了,一是自己本就住在钱塘县,考场离家也不远;二是李公甫本身有公务在身;三则两人虽成亲已满三年,但圆房还不足三月,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许仙也不愿打扰两人。要问为何如此,原来早在三年前,许姣容守孝期满,和李家商议婚事的时候,早就缠绵病榻的李公甫的爹突然离世,两家只好赶在热孝内举办了成婚仪式,再于三年期满后圆房。

    把文房四宝、清水、馒头等放进书箱,许仙告别李公甫夫妇,自行走向县衙。正走出巷口,便遇上同学堂的李泽。

    “汉文!这次考试有把握吗?”看着身旁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的许仙,李泽问道。

    “勉力一试。”许仙回答道。汉文一名,是许仙父亲临终为其取的表字,斯人已逝,其意已不可追,为表尊敬,许仙便沿用至今,故熟悉的人都唤他许汉文。

    农历二月走在路上,即使穿着棉袄许仙也觉得寒风有些许刺骨,一路上,不断有背着书箱的学子加入前往县衙的队伍,都是今年应试的考生。看着越来越多的学子加入队伍,紧张的气息开始蔓延,众人均不作声,只埋头赶路。

    正可谓,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

    此时天色微明,县衙外早早地就竖起了高高的火把,早有众多士兵把守,锐利的眼神紧紧盯着站在门口的考生,全场肃穆安静,这样的情景下,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压低了自己的声音,与家人悄声告别后,安静地走到后方排队。

    许仙他们到现场时已经有几十号人在预定的地点排列等待核查进考场了。

    “今年到底有多少人下场?”李泽看着县衙外黑压压的人群,一边在心里庆幸自己出门时间早,不用排很久的队,遭受很久寒冷,一边又暗自心惊应试人数,担心这次考试结果。

    “不清楚,照现在的人数看,至少三四百人吧。”许仙小声道。

    “这么多!”李泽咋舌。

    “江南本就文风盛行,学子众多,况且年年都有人抱憾而归,来年必又重整旗鼓,年年又有人新下场,积累下来,可不就这样了。”许仙解释道,“李兄不必过于担忧,夫子不是说以你的水平,本次县试不足为惧。”看着李泽面带紧张,许仙安慰道。

    “哪比得上汉文你,你可是夫子的得意门生。每次考核都是榜首。”李泽揶揄道。

    正说着话,已轮到许仙两人核查身份与物品。一边将自己的身份文书和书箱交给衙役检查,一边脱下棉袄被另一名衙役检查身体。虽不用脱光,只着一件单衣还是让一贯风光霁月的许大官人冷的瑟瑟发抖,不复优雅。

    幸好衙役查验动作很快,不一会儿,许仙两人就被批准进入考场。两人相视一笑后便各自跟着衙役走了。

    许仙拿着自己的物品在衙役的带领下找到了自己的号房,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后,许仙就开始闭目养神,等待考试。

    不久,考卷就下发下来了。许仙拿到考卷后,并不急着先做题,而是迅速的把考卷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发现试卷卷面清洁,没有出现题目模糊不清情况才开始研墨。

    今天的考试内容是八股文,即考卷出题者从四书五经中选择书中一行文字印在考卷上,考生要根据文字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考验的是学子是否对四书五经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