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镜逆雨>穿越历史>娱乐圈之一代宗师 > 280 谁笑到了最后?
    “阿文,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今晚站在舞台上这么久,其实就是专门在等你上来拿奖。”

    “是吗?我怎么感觉你好像在等发哥的样子。”

    “哪有啊,发仔提名三年都没有拿过奖,哪像你提名两年,还两年都拿奖!好了不起!”

    “嘟嘟姐,拜托你嘴下留情,等会某人真的会上来讨债的。你还是快把奖给我吧。”

    “是不是又尿急了,没事的,只要你讲完三分钟的感言,我马上把奖给你,不会耽误你人生大事的。”

    “哈哈哈~~~”

    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公布了最佳动作设计获得者后,周文作为得奖人在现场五百名嘉宾的掌声中和数百万市民的瞩目中,一路自信百倍走上颁奖台,不过迎接他的并非双头小金人,是一连串从郑玉玲而来的调侃,上面那番对话结束后,全场掌声雷鸣伴随着哄堂大笑。

    郑玉玲晃着手里的双头小金人说:“说点什么吧,今晚你们周氏那里这么多奖,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你成功的秘诀,如果分享的不够多,这座将我真的不给你。”

    嘉宾们又笑了,他们确实很想知道周文为什么能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不仅在票房上获得重大成功,而且还在金像奖上如此耀眼,自古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偏偏周文做到了能拿奖能捞钱,如果说没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打死他们都不会相信。

    徐可、吴雨森、林凌东、李脩贤、程晓东等都伸长了脖子。连一直在心里咒骂周文的潘笛声,此时也竖起耳朵仔细聆听,他比任何人更想知道周文为什么会成功。

    “好吧。”周文耸耸肩说:“如果我说成功是凭借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和一点点运气,大家肯定不相信,不是熟悉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每一部电影的筹备时间比较长,无论是剧本啊,选角啊,亦或者动作设计方面,我都会花费比大家更多的时间在筹备。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东西完全拷贝好莱坞模式,没错,这点我并不否认,良好的运营模式是值得大家借鉴的……”

    周文在台上侃侃而谈,所讲的东西有些是他有感而发,有些是他真实经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市民还是电影人的心态都变得浮躁起来,大家看到电影赚钱一股脑扎堆进来抢钱。大家看到某个类型片票房大火然后一起开一堆堆的类型片,也许表面上繁荣昌盛。但是几年、十几年之后呢?

    没有人长远想过,因为现在大家眼里只有钱!

    “哎,以前只是感觉阿文有天赋,没想到他心里埋藏着如此沉重的话题。”徐可紧锁眉头,对旁边的吴雨森说:“我们只看五十步,他却看到五百步甚至更远,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吴雨森点头感慨道:“是啊,后生可畏。令人折服的电影天赋,加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大胆创新的魄力,周氏能走到今天不只是依靠运气,主要还是阿文的实力!”

    钟初红面带微笑盯着台上的周文,此时的周文在她眼里不只是恋人,更像一名豪气干云的大将军,他英俊威武。他高瞻远瞩,他气吞山河,他……他是那样的出色,令红姑心生几许淡淡的踌躇。如此优秀的男人难道真是我钟初红的男人吗?

    辛丽一脸神往的听着周文分享经验,可以说在场的所有人中,她最能理解周文的心情,好莱坞历经几十年磨合积累出来的经验并非摆设,但是心浮气躁的电影人却并不接受好莱坞模式,甚至认为好莱坞模式完全不符合港片的习惯,这点从德宝和华纳、派拉蒙之间的合作足以得到证明。

    长达半年的谈判期,不仅令德宝上下精疲力尽,更是让负责人辛丽失望加绝望,如果说德宝在运作模式上与好莱坞接轨,彼此也不会遇到如此多的挫折。

    好莱坞模式难道正的不适合香港吗?

    no!周氏影业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周文入行所经手的一系列影片,不管是功夫动作片还是歌舞片、文艺片,基本是按照好莱坞模式运作,但是这套模式换做其他一个公司却无法正常运作,足以说明最关键的不是模式,而是谁来协调,谁来主控,谁来引导大方向!

    毫无疑问,周文就是这样的人,剧本是他所写,动作是他设计,演员是他精心挑选并要求培训,甚至他还兼任导演、摄影师等工作,其中的艰辛和努力,绝对和他口中所言的百分之九十九完全吻合。

    “妈的,人家让你讲讲经验是客套话,你还真臭屁的大讲特讲,真认为自己多了不起啊,你们周氏牛逼又如何,还不是一个小公司!”潘笛声听了一半马上没了兴趣,心里各种厌烦和郁闷:“装吧,使劲装吧,你装的越厉害,影后也不是周氏的,到时候看你怎么收场,哈哈哈!”

    “哇,讲的好多,好有料!”郑玉玲感叹道:“阿文,你一点都不像20岁的年轻人,反而像老学究。”

    周文无奈的笑了笑说:“经验分享完了,这下应该把奖给我了吧。”